业务范围
你的位置:焦点开户 > 业务范围 > 武汉“萝卜快跑”大规模上路,AI该不该抢司机的饭碗?
武汉“萝卜快跑”大规模上路,AI该不该抢司机的饭碗?
发布日期:2024-07-11 19:09    点击次数:194

7月7日下午,有武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街头与行人相撞。

7月8日下午,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事故发生于汉阳区鹦鹉大道与国博大道交汇路口,是车辆在绿灯亮起启动时,与一名闯红灯人员发生轻微接触。

“事故发生后,我司第一时间配合警方处置,并陪同送医检查。检查结果无明显外伤,目前正在医院进一步观察和休息。”

上线以来,“武汉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的相关话题热度不减。

作为百度“萝卜快跑”的首批试运营城市,武汉市民出行早已next level。

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24小时全天候服务,乘坐体验的视频一时间刷爆各大社交网络。

不过,黑科技一方面带来便捷,另一方面也确实影响了传统出租、网约车司机的生计。

就此,武汉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向政府发出求助,题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直指“科技垄断资源,抢夺普通人饭碗。”

这封求助信在网上发酵,很快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不少外地的出租车司机也自发加入了声讨大军的行列。

一位在武汉跑网约车的司机表示,“现在行业已经是僧多粥少,司机都吃不饱,无人驾驶网约车无疑是在跟我们抢饭吃。“

一时间,AI与普通人就业的矛盾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无人驾驶不吃不睡

出租车司机的“活路”在哪

2022年5月,由百度推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正式落地湖北武汉。

运营初期,平台以超低的价格策略打开市场,甚至有报道称:打折后6公里仅需3块钱。

有网友实地种草后也表示,与一般的网约车相比,“萝卜快跑”的价格确实更实惠,10公里路程只需要4-16元,远低于普通网约车。

就这样,由1000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组成车队,24小时不吃不喝,仅一个月就干了300万单!

无人驾驶出租的势头正猛,让向来硬核的武汉老司机们坐不住了。

他们担心,未来无人驾驶一旦大范围推广,将会严重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有网约车司机表示,他每天挂着滴滴、高德等三四个平台,每天大约跑10个小时,流水多的时候400多元,少的时候只有100多元。除去成本,一个月到手4000多元。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很多司机为了维持生机,不得不延长驾驶时间。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卷不过不吃不喝的无人驾驶。

“如果再加上价格补贴,很快就能把我们挤死。”

除此之外,无人驾驶的技术水平也时常令他们头疼。

黑稿不断的“苕萝卜”,为何让人又爱又恨

“驾驶平稳、安全出行”,本来是萝卜快跑的卖点,可惜到了武汉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有300多条关于对萝卜快跑的投诉:违停、龟速行驶、占道、存在安全隐患......

从打卡项目到“怨声载道”,萝卜快跑一直站在舆论的风口。

对此,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回复称,已将情况反馈到平台,并督促平台处理。

随后,萝卜快跑也火速辟谣,表示近期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网络水军案件,10余名犯罪嫌疑人涉嫌操纵数百个账号发布抹黑言论。

虽然抹黑是真,但萝卜快跑跑不快也是事实。

根据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体验来看,萝卜快跑给人的感受类似新手司机,驾驶风格相当保守。

也因为太蠢、太傻,萝卜快跑还被当地人戏称“苕萝卜”。

做为全国开车最猛的城市之一,武汉司机全员鄂人,开车各凭本事,只有怂车没有怂人。

这也就导致了在路上,没有人会让着“无人车”。

即使它打了转向灯,甚至在原地等了几十秒,都没人让行。

尤其到了早晚高峰,经常看见它占在红绿灯的第一个位置,气得后面的司机血压飙升。

此前有一份数据显示,萝卜快跑的出行速度仅为网约车司机的1/3。

而在人流量大、车辆行人密集的九省通衢,无人驾驶低速的缺点极易被放大。

不过也有不少乘客力挺“萝卜”,认为它不是傻,只是太懂礼貌。

今年5月,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曾表示,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已经远比人类驾驶更安全。

这一理念在践行层面,体现为稍显保守的驾驶策略。

作为多年蝉联“全国交通事故排行榜”榜首,武汉市民似乎更加需要一种安全无忧的出行方式。

随着萝卜快跑机场接驳、跨江扩区以及部分路段7天、24小时出行服务的开通,“打无人车,逛大武汉”已经成为武汉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武汉黑科技震惊外国人”、“无人车什么时候开到我家乡”等相关视频火速破圈,也让无人驾驶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

无人驾驶时代已来,阵痛难免

麦肯锡在2023年6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60年,50%的职业将被AI取代。

而自动驾驶,或许是推动经济成长的巨大引擎。

早在2016年8月底,美国网约车平台Uber就在匹兹堡首度试运营自动驾驶汽车服务。

为了验证自动驾驶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国的360、浙江大学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USC)的三位研究人员,通过入侵自动驾驶系统和”欺骗“车载雷达,可以使特斯拉无法探测到前方障碍物。

当时公布的成绩:特斯拉自动驾驶行驶超过1.3亿英里,发生一起致死车祸。

作为对比,在美国,机动车平均每行驶9400万英里发生一起致死车祸。

而在全球范围内,机动车平均每行驶6000万英里发生一起致死车祸

也就是说,早在6年前,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就在数据验证上超越了人类。

如今,为了抢占无人驾驶赛道的制高点,百度Apollo亿专利族超5000件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尽管就目前而言,萝卜快跑在武汉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足够成熟的“榜样”。

如何在市民情绪、用户体验与商业化盈利中达到平衡,是百度当下需要直面的问题。

我们始终坚信,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一定是建立在法律、人类伦理等社会规则之下的。

如果突破这些,站在人性的对立面,即使在技术上有再好的表现,也很难称为好的产品。

“科技向善”并非一句口号,当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来袭,我们首先要保持警醒。

试图去解决科技发展与底层群众生存空间的矛盾,而不是每一次都选择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连近处的哭声都听不到,又怎么能相信他可以听得到远方的哭声?

AI时代,如何提升全民福利,值得思考。

反过来,宁可自掏腰包也要跟老百姓抢饭吃,目的只是快速为了抢占市场,日后被割韭菜,那才是科技进程的悲哀。

事实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都免不了带来阵痛,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

汽车的发明普及代替了人力车,计算机取代了算盘,但好在所有技术的胜利最终都是属于人类的胜利。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其实历史早就告诉我们,科学前进的方向,就是人类社会的未来。